花呗小说 > 言情小说 > 女商(大清药wan) > 分卷阅读439

单这一项,不仅十三万两打水漂,还会倒贴十万两。

不仅她和苏敏官的积蓄。整个博雅都会赔进去。

风险已经超了她的预期。

做多和做空不一样。做多(看涨)某样商品,譬如投资一百两,最坏不过商品价值归零,一百两血本无归,亏损有限度。

而做空(看跌)呢,只要目标商品价格一直涨,她就会无限制地亏去,没有上限。

“疯了……”

她喃喃道。

苏敏官轻轻握住她的手。在深绿色紫藤木叶遮挡的公园一隅,不管不顾地吻她。

“跟洋商的所有合约都是我谈的,我签的。”他破釜沉舟地宣布,“博雅是有限公司,没有连带责任。真山穷水尽时,你就把我开了。我一人赖账。”

林玉婵不太买账,回去依旧有点闷闷不乐。苏敏官百般讨好她,她还是郁郁。

究其原因,她劝告己的员工不要火中取栗,她己却冒着大的风险。这原本不是她的做事风格。

投机,赌博,真是很容易令人上瘾。

好在二十六两的天价也只是昙花一现。棉花收货季眼看来临,年年景好,眼看丰收在即,价格也随之回落。

性急的棉商雇人加紧采摘加工,将年的第一批棉花运抵花衣市场,准备再发一笔。

与此时,《船务商业日报》——此时已改名《字林西报》——版面上一个小小角落里,登了一则不起眼的公告。

《中国原棉渗水作假猖獗,上海总商会敦促各洋行谨慎收购,以免损失》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这份公告措辞温和,语气中立。大概是为了避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,只笼统地说有人在棉花包里掺水,连商号的名字都没曝光。

中国商人听闻这则消息,最多也不过叹气,表示遗憾,然后跟己合作的洋商保证,敝号绝对不会做那丧尽天良之事。

原本是一场小小的质量风波,是第二天,棉商踏上空荡荡的码头,觉事情有点不对。

“哎,怎没人收了……喂,先生,老兄,等等!敝号棉花都是一级甲等,绝无掺水,您以随意检查……”

昔日人潮爆满的买办席位,此时已经空了十之八九。

商人捶胸顿足,纷纷谩骂“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”,咒那个给棉花掺水的奸商祖宗十八代坟头爆炸。

那有什用。整个中国棉业的信誉,早已岌岌危。

“每担二十两……每担二十两怎样?十八两?老爷,总得让小的有点赚头啊……我的棉花质优价廉,童叟无欺……”

是不论商人如何降价,洋行岿然不动。前一日还跟华商称兄道弟的大小买办,日只有数露脸,脸上一律冷若冰霜,除了摇头,只会说两个字:

“不收。”

棉商急了,几家大花行火速成立“花衣检担保委员会”,赌咒发誓己的原棉货包里绝对没有一滴水。结果是石沉大海,洋商鸟都不鸟。

这就是欺负人了。很多棉商都是义兴商会成员,具有丰富的和洋商斗争经验。一眼就看来,这多半又是洋人小题大做,制造舆论,籍此压

价。

“不卖!低于十八两一担,我一律不卖!”

但以前屡试不爽的价格联盟策略,这次居然落了空。跟洋行空耗了几天,码头上的收购价牌依旧空白一片,一个数字都没有。

数敏锐的人,已经从码头那潮湿而凛冽的空气中,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□□味。

难道……结束了?

跟上次的地产泡沫又不一样。地产崩盘时,价格总归有个规律落的过程。人记得报纸上登的地产公司股票价格,尽管每天跌得稀里哗啦,但最起码有个成交价。价格是一步一个脚印跌去的。

这一次,连成交都没有。所有洋行似乎集体失了声,忘记己还有收购原棉的业务。

上涨时的狂欢,永远都是相似的;落时的姿势,每次都是不的。

有人想,难道是列强又开始“制裁”中国?

各种猜测和谣言应运而生,恐慌沿苏州河蔓延。

人不知道,样的事情,正发生在汉、九江、广州,发生在印度,发生在孟加拉,发生在埃及……

美国内战结束、林肯政府胜利的消息,已经悄悄送到数灵通人士的手中。南方棉花种植园大规模重启,为了恢复经济,不惜以成本价、甚至低于成本价,大规模积压多年的棉花。

而美棉的品种质量,甩中国土棉几条街。

与此时,在战争期间需求大增的欧洲纺织工业,战后迅速堕入萧条期,纺织厂产严重过剩,大批中国人争相追捧的细腻“洋布”,此时堆在欧洲大城市的工厂库房里,无人问津。

全球棉花价格应声跌落。

这些事,单拎一两件,只会使棉花价格波动个三五天。但正所谓量变产生质变,当所有因素堆积在一起,谁也说不清,滑坡到底是从哪里开始的。

一片片雪花轻柔地落在那早就摆好了的多米诺骨牌上,把那建在针尖上的空中楼阁,霎时间推了个烟消云散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“你骗人!欧洲的纺织工厂早就跟你签了订单!按约供应花衣!”

愤怒的棉商围住了洋行办事处,砸开院子大门,面对一众理直气壮的买办通事跑楼,据理力争。

买办也很无奈,双手一摊:“刚刚接到的快信,跟我合作的欧罗纺织工厂已经全都宣布倒闭,他的订单早就都赖了。大伙不信,以看报纸上公告。”

棉商傻眼:“纺织厂倒闭?那……咱是提前说好了供货,我货都收来了!……”

买办团团拱手,一百二十度鞠躬:“那兄弟也只食言了,万分不好意思。实话说,我还不在这洋行干去都另说,中国人别为难中国人啊。”

“你、你违约……”

是,洋行是强势方,他跟中国商签单子的时候,很主动提违约金的条款,华商也极有敢于坚持提的。大宗商品是买方市场。谁敢主张己的权益,有的是其他商抢你的位置。

上海棉花滞销,汉棉花滞销,宁波九江棉花滞销,各地棉花通通滞销。这不是供需关系改变的问题,这是“需求”直接归零。

由于没有买主,连讨价还价的机会都没有。急于回家过年的棉商终于有扛不住的,开始降价。

每担十八两、十五两、十两、两、二两……

价格断崖式跌,比当初涨的还快。

“每担二两银子!只要给我凑够回家的路费就行,各位大叔大爷行行好,每担二两银子,再卖不去就放在这烂了!”

一些小型本地纺织作坊,闻讯喜滋滋地前来拣货。供给洋行的外销棉,这两年早就在本地市场上绝迹,本地人买不起。如算是风水轮流转,轮到本地人随便挑!

但本地作坊规模小,买棉花也买得很寒酸。

“给我来一担!但是得让我开包看看。”

“我要五十斤!拆开吗?”

“十斤卖吗?天冷了,给孩子絮个棉被……”

棉商咬牙跺脚,开始拆包零售。

零售额杯水车薪,只够回家的船票。

绝望蔓延之时,码头上忽然来了一个打扮利落的年轻生意人。他跳船,走进棉花堆积的空地,仔细检查一包包滞销的原棉。

棉商瞬间围过去。

“您要收花衣吗?都是外销棉质量,绝无掺假,去年洋行抢着收的!现在价贱,买回去存着也好!给府上眷属做点棉衣,絮点棉被,好过年哇……”

苏敏官眼光一扫,挑几个面相老实的棉商,招呼他走到一旁。

“先收六千担。”

众棉商差点给他跪!

---------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2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