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呗小说 > 言情小说 > 女商(大清药wan) > 分卷阅读241

她依依不舍地拿起新一期报纸,一边胡乱浏览,一边对常保罗道:“再坚持一个礼拜。如果那时依旧涨不过二两,咱分批抛售。不饿死。好不好?”

她话音未落,忽然,目光定格在角落里一则启事上。

英国领事馆公告,说印度年多地水灾,请在华的英国侨民踊跃捐款,帮助殖民地尽快恢复重建,让怜的印度孩子多吃一面包。

林玉婵撇嘴,心里说:猫哭耗子。

但她随即大叫一声,从沙发上弹了三尺高。

康普顿小姐正在花园里跟闺蜜聚会,长裙曳地,语笑嫣然,刚从周姨手中接过一盏茶。

骤然听到一声叫喊,淑女手一抖,茶翻了,吓得花容失色。

“Oh my God,怎回事……”

林玉婵从洋楼里飞奔来。

“不好意思,”她气喘吁吁地笑道,“不好意思,吓到你了,免费送茶点。周姨看店,这里交给你!”

她吩咐常保罗和周姨几句话,然后不顾形象地狂奔,一溜烟跑院子。

一张崭新的《北华捷报》掉在地上。

康普顿小姐拾起来,左看右看,看到那则号召捐款启事,边缘被林玉婵的指甲掐印。

“至于吗,”康普顿小姐皱眉,“这则启事又不是我写的……这次整份报纸里都没有我的稿子……喂,露娜!回来!你答应天给我讲新闻的!”

*

林玉婵跳马车,拉起裙摆,直奔花衣街尽头王家码头。

她日来不及换男衫,一身青衫碧色滚边裙,在码头上一众灰暗颜色的贫民衣裳里很是瞩目。

几个码头工人立刻转身看,火辣辣的目光射在她身上。有人大声言调戏。

林玉婵顾不得。她熟练地拐几道弯,到达棉货交易的空场。

上海左近郊区,头一拨早熟的棉花已基本抛售完毕。来守望价格的棉商日渐稀。收购点办公室里,几个买办在抽烟打牌。

一艘洋行快艇静悄悄靠岸,跳来一个白围巾。

白围巾丢手中墨香淋漓的《北华捷报》,爬上凳子,撕当日开盘价,贴上一张新纸。

林玉婵心中砰砰乱跳,一个字一个字,读着那逐渐展开的价格。

——每磅两便士半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

第151章

林玉婵上前拾起报纸, 熟练地找到日汇率,激动得手发抖。

每磅两便士半,也就是每担两银子!

足足涨了一倍!

眼世界的原棉生产大国, 美国第一, 印度第二, 中国只居第三。

美国长期内战,棉花已经停滞;如印度又遭灾, 原棉两头都被扼住了咽喉。

中国的原棉终于迎来最后的转机。洋商再也不敢压价, 只放开了收。

每担两银子!

林玉婵眉梢眼角都笑飞了起来。尽管她知道,把己的快乐建立在印度人民的痛苦上, 是件不太厚道的事, 但这价格救了她的命呀!

若放在十天之前,这价钱非得把码头掀翻了不。但日码头棉

商寥寥无几, 纵然有人看到那价格, 也只是惊讶。

有人追上那白围巾:“喂, 小伙子,价格写错了吧?”

没有回应。白围巾听命行事, 不负责解释。

一个码头短工痞笑着凑过来, 大概把林玉婵当成什不正经从业者, 直勾勾的眼睛上看, 忽然伸脚踩住她裙子,又上手摸。

“小娘子, 走错路啦, 哥带你回县城……”

林玉婵飞快躲过那脏手,一脚踢在那欠敲打的大腿上。

“离我远点!忙着呢!”

短工勃然大怒, 拔腿就追。

林玉婵转身跑进一个小门面。

“郑先生!”

----------

郑观应正静静地读一本《周易》。他吓一跳,抬起头, 看到一个明丽的小姑娘。

那不长眼的短工胡乱跟了进来,还在嬉皮笑脸:“小娘子走错啦,买办老爷都忙着,你要玩,跟我走……”

郑观应皱眉,使个眼色。

宝顺洋行雇的印度保镖个个气壮如牛,因着家乡遭灾,又都正没好气,把那短工扛上肩膀,花样丢八丈远。

郑观应继续低头读周易,冷冷道:“有何贵干?”

好像换身漂亮衣服,他就给个好脸色似的。想得美。

林玉婵笑道:“你说过,我的原棉质检合格,宝顺洋行随时收购。这不我来啦。按日最新价,每磅两便士半,相当于每担两银子,佣金一成,最好结英镑。来吧!”

郑观应这诧异,撩起薄薄的眼皮。

这多天,她一直死撑着没卖?

近日没在码头上见过她,以为她早就认栽局了呢。

他放书本,淡淡道:“你有多?一千担?”

反正是东家宝顺洋行钱,他只是经纪人,不心疼。

“不到。”林玉婵笑答,“不过我日只抛一百担。货物正在路上,已经叫人运来了。”

郑观应再不说话,扯过一张空白订单,开始认真填。

林玉婵忍不住蹦蹦跳跳,眼睛随着他笔尖转,嘴角溢甜甜笑意,小声言纠正:“博雅商贸有限公司……对对,有限公司。后缀是Ltd。”

惹得旁边几个买办频频侧目。

都没见过女商。旁边的宝顺洋行副买办徐润扶了扶眼镜,轻声问:“小郑,这位……这位是卖棉花的?不是你家里人探班来?”

郑观应回头瞪一眼。

家里人?他家里要有这个人,他得烦死。

阴阳有道。

没办法,说去的话不食言。只要她的棉花合格,他随时按市价收。

只因他那一点点好胜心,竟被她蛊惑得做这个保证。

林玉婵颤着手,在订单方画押。

“明天见!”她狡黠一笑,又压低声音,“祥升号郑老板,也恭喜你发财哦。”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第二日,“印度原棉产量不及预期,当地棉花期货大幅波动”的消息,悄悄传遍租界各码头。

上海港原棉价格

攀升至每担两一钱银。

林玉婵说话算话,继续来到宝顺洋行收购点,又抛一百担,顺便给郑大佬带一盒凉果大礼包。

第三天,价格陡升,竟至每担两八钱银子。洋商得知印度棉花全泡了水,欧洲那边纱厂订单催得紧,也只好咬牙吃货,互相开始竞争抬价。

林玉婵抛售棉花五百担。短工雇不足,己亲上阵,带上常保罗、红姑、念姑,大家一齐帮忙,监督着一包包原棉装上宝顺洋行的轮船。

深秋的冷风呜呜凛冽,大家忙得汗流浃背,人人脸上容光焕发。

常保罗一路上抚心,心有余悸:“林姑娘,幸亏你没听我的话,幸亏上礼拜没卖……以后我闭嘴干活,再乱主意你就当耳旁风……”

红姑念姑背棉花比男人多,每上一包货,都在嘴里喃喃嘟囔:“两八钱,两八钱,两八钱……”